弹簧的强度和刚度的理论理解
作者:卡塔罗弹簧 发布时间:2023-02-01 16:06:14
我们经常形容弹簧的强度和刚度,可是很多不了解弹簧的人,就不是很了解强度和刚度的区别。为了保证弹簧的正常工作,保证其中机器的其他每个零部件或者构件都能够正常的工作。弹簧设计工程师安全设计的任务就是保证弹簧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下面总结了一份材料力学强度和刚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定义:构件或者零部件在外力作用下,抵御破坏(断裂)或者显著变形的能力。提取关键字,破坏断裂,显著变形。
比如说我把ipad当成了体重秤,站上去,ipad屏幕裂了,这就是强度不够。比如三亚每年的夏天看海时许多大树枝被风吹断,这也是强度不够。
强度是反映材料发生断裂等破坏时的参数,强度一般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就是当应力达到多少时材料发生破坏的量,强度单位一般是兆帕。
脆性断裂:在没有明显的塑形变形情况下发生的突然断裂。如铸铁试件在拉伸时沿横截面的断裂和圆截面铸铁试件在扭转时沿斜截面的断裂。
塑形屈服:材料产生显著的塑形变形而使构件丧失工作能力,如低碳钢试样在拉伸或扭转时都会发生显著的塑形变形。
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
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 最大拉应变理论:
只要最大拉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ε1=σu;
由广义胡克定律得:ε1=[σ1-ν(σ2+σ3)]/E,所以σ1-ν(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ν(σ2+σ3)≤[σ]。
3. 最大切应力理论:
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τmax=τ0。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所以按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刚度:
定义:指构件或者零件在外力作用下,抵御弹性变形或者位移的能力,即弹性变形或者唯一不应该超过工程允许的范围。
刚度是反映结构变形与力的大小关系的参数,即结构受多大力产生多少变形的量,简单说,就是一根弹簧,拉力除以伸长量就是弹簧的刚度。刚度单位一般是N/m。
刚度类型:当所作用的载荷是恒定载荷时称为静刚度;为交变载荷时则称为动刚度。静刚度主要包括结构刚度和接触刚度。结构刚度即指构件自身的刚度,主要有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
1. 弯曲刚度k按下式计算:
k=P/δ
式中 P——静载荷(N);
δ——在载荷方向的弹性变形(μm)。
2. 扭转刚度kM按下式计算:
kM=ML/θ
式中M——作用的扭矩(N·m);
L——扭矩作用处到固定端的距离(m);θ——扭转角(°)
通过对上述关于弹簧强度和刚度的理论理解,相对于刚度,强度的定义针对的是外力作用下的破坏,而破坏类型的分类为塑形屈服及脆性断裂。
转载备注:卡塔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www.win5161.com
苏ICP备13021212号-2
关于卡塔罗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卡塔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卡塔罗精密弹簧厂家主营产品包括:进口弹簧,阀门弹簧,压缩弹簧,波形弹簧,扭簧,拉簧,波形弹簧,不锈钢弹簧,高温弹簧,圆柱弹簧,提供弹簧设计,弹簧规格
技术支持: